第十一章借银
吴东家赞许地点点头,说道:“小兄弟说得不错。卖给盐商,但价格可是他们说了算。”
石一凡又有问题:“这价格不会太离谱吧?”
“要是价格好谈就不发愁了,也就比私盐强一点。”吴东家叹息着说道。
简掌柜插言道:“如果按私盐价格算,我们要亏一半。”
吴东家说道“我们林州地处西南边荒,西夷、南蛮等外族与我们偶有磨擦,朝廷精力有限顾不过来,允许民间进行小额贸易,称为互市。当初我们就是以互市贸易的名义将这批盐运了过来。”
见石一凡有点迷糊,简掌柜解释道:“如果是平常时日,这批盐怎么都能大赚一笔。但是这冰天雪地的早过了互市期,卖给盐行要亏,虽说盐能存放,但咱西林商行缺现银结帐啊。”
吴东家望着石一凡说道:“小兄弟,这能说的不能说的,我实话都跟你说了,目前就这情况,你看看有什么办法?”
筒掌柜也说道:“贤侄是聪明人,我们两家是在一条船上,和舟共济才有出路。”
石一凡想了想,开口说道:“吴东家、简掌柜,听了您二位的一番解说,一凡对以盐抵款的原由已经了解。对于西林商行的困境感同身受,麒麟药行也是到了危难时刻,正如简老伯所言,和舟共济为上策。一凡思之,这以盐抵款之策尚能接受。”
吴东家、简掌柜一听这话松了一口气,总算是说服了这小子,不然只剩下找盐行这一条路,那可就惨了。
简掌柜满脸笑容,说道:“贤侄先喝口茶。小冬去拿点糕点过来。”
“不必了,吴东家,这具体如何兑换?想必您已经有了章程。望不吝赐教。”
吴东家尚未开口,简掌柜笑呵呵地说道:“一凡啦,既然你已经同意,这具体的办法咱们两家商量着办,总不叫你们吃亏便是。”
吴东家也大度,说道:“是啊,总要让一凡你满意。”
简掌柜说道:“是这样,以盐抵款最主要的是核定盐价。目前林州市面上盐价为一斤三十文,我们东家在京城拿盐的价格是十二文,这还是我们有在京城的关系,如果是在杨州拿盐会更低。但是比起盐商来这个就差远了。从京城运到林州的费用,因为是双程运货,所以总运费折半,这个算入成本,当然还有路上的开销和一路的打点也是要摊入成本,我大概算了一下,我们这趟五千斤盐到林州的成本是十八文一斤。”
吴东家接口说道:“一凡,在盐的生意上我不赚你一文钱,西林商行欠麒麟药行的药材款共计折银五十八两六钱,就按斤盐十八文算。”
简掌柜从旁边拿过算盘噼里叭啦一通算,报出结果:“五十八两六钱除十八文等于三干二百五拾五斤十两。”
石一凡说道:“这个价格还算公道。”
“一凡,如果你们能全部吃下,剩下的一千七百多斤也可以按这个价给你。”吴东家说道。
石一凡沉呤着回答:“如果能落实这三千多斤,剩下的也应该向题不大。”
吴东家关切地问道:“你想好了怎样处理吗?”
石一凡沉呤着说道:“还不成熟,但有一个关键点,是要有一笔银子来应付麒麟药行的困难,而且是急需。”
吴东家急切地问道:“你先说说准备如何处理这批盐,然后咱们再说如河筹银子。”
石一凡说道:“这批盐不能在林州自行销售。”
“唉,我也知道,不然盐行还不得打上门来。”吴东家叹口气。
石一凡说道:“去找盐行,多低的价格他们也不会收,这会坏了盐商的规矩,除非价格低到私盐的进价。”
“这条路走不通。”简掌柜点点头。
石一凡说道:“哪就走另一条路。”
“另一条路?”简掌柜又问道。
“是的,出境。”石一凡说道:
“你是说,互市?”
石一凡说道:“正是,这叫堤内损失堤外补。”
吴东家问道:“可是现在是冬天啊。”
“谁说是现在啊。”
“那你说是什么时候?”
石一凡伸直身子,手一挥,当真是意气风发:“当然是春暖花开的时候。”
“那盐呢?”吴东家接着问道:
“先放着。”
“你就不急?”
“急啊!还得急着筹款呢。”石一凡的神态却不急。
吴东家说道:“又绕回来了。说说怎样筹款吧。”
石一凡说道:“得几方面同时动作。”
吴东家急迫地问道:“哪几个方面?”
石一凡伸出三根手指:“一是我们自己筹一部分,二是借一部分,三是缓一部分。”
“具体怎么讲?”
石一凡沉呤片刻,说道:“一是我们自筹,麒麟药行内部想办法;二是借,准备找相熟的有实力的借;三是缓,请那些家境好的药农宽限时日。这样一分散,压力说不定就没有那么大。”
吴东家说道:“这办法不错,一凡能想到真不容易。第三条是缓,这个得你回去后办。第一条是自筹,这个也得你自个去办。第二条是借,这个是不是难度大一些?你到那里去借?”
“只要有心,总会借到的。”石一凡信心十足。
“好,我相信你。唉,一凡,如果是平常,这点银子对我还不算回事,但是现在走霉运,而且欠的不只你们一家,所以十分抱歉。”
石一凡善解人意:“谁都会遇到难处,挺过这一关就好了。”
石一凡接着说道:“我先到济善堂和回春堂去一趟,先找他们借借。如果不顺利,我就回麒麟一趟,这么大的事得我爹作决定。”
“这是应该的,那我就不留你,你办完事快去快回。”
“行,那我先过去。”
吴东家和简掌柜一起把石一凡送到了西林商行门口,方才转身回去。
石一凡回到客栈,看看天色已晚,顾不上吃饭,匆匆赶到马厩,给大青马套上马具,骑上马就朝济善堂跑去。
天色已近黄昏,济善堂正准备打烊。石一凡骑马快速赶到,翻身下马,拦住一个伙什问道:“请问钱掌柜在吗?”
那伙计一看,认识,这不中午来过的小年轻吗?东家还亲自送出门。
“您请跟我来掌柜的在里间。”
“有劳了。”石一凡将大青马系在门前的马桩上,随着伙计进去。
刚进后院,就看见钱掌柜从里屋出来,钱掌柜看见石一凡,开口问道:“贤侄来了?快请进。”说着把石一凡往里间客厅引。
石一凡边走边对钱掌柜说道:“打扰世伯了。”
进入客厅,机灵的小伙计墨竹立马端来两盏茶。钱掌柜对石一凡一摆手示意:“贤侄请坐。”
钱掌柜坐下观察了一下石一凡的脸色,说道:“可是已有消息?”不待石一凡回答,又道:“刚才我家老三给老夫说,那吴大用已经回来了,我正想派人去找你,哪知道你就来了。”
石一凡说道:“感谢世伯关心。一凡已经见过吴东家了。”
“见过了?那事情解决了?”钱掌柜问道。
“见是见了,但事情依旧没解决。”
“这是为何?”钱掌柜又问道。
石一凡解释道:“不瞒世伯,西林商行这一趟货在京城出了变故,吴东家未能带货款回来,也没有贩运常规货物回来。”
钱掌柜疑惑地问道:“你是说,他没带银子,带的也不是一般货物?”
石一凡说道:“世伯一语中的。”
“带回什么货物?”
石一凡说道:“食盐。”
“食盐?私盐?”
“并非私盐。”
石一凡解释道:“不是私盐,但也不是官盐。应该叫有官凭和通关文书的非私盐。这盐要么自用,要么卖给盐行销售。”
“自用可没多少。吴大用带了多少盐?”钱掌柜问道。
“有五千斤。”
“这么多,只能卖给盐行。可是价格就不好说了。”
石一凡说道:“不错,西林商行不能接受盐行的收购价,但又没有现银支付欠帐,所以吴东家提出以成本价的盐抵款。”
钱掌柜说道:“这倒也是一个办法。不过,他吴大用卸了包袱,你们麒麟药行就捡起了这个包袱。”
石一凡说道:“这也是没办法,总是有货押着,不然就一头都没着落。世伯,一凡找您求援了!”
钱掌柜爽快地说道:“你说,要我怎么帮你。”
石一凡朝钱掌柜郑重地说道:“这一次西林商行欠麒麟药行药林银款五十八两六钱,折合盐三千二百伍拾伍斤。但是这盐拿回去也变不了银子,麒麟药行没有现银给药农、猎户。所以一凡斗胆央求世伯商借。”
“别人说借银子老夫得考虑考虑,不过一凡开口那就没问题。说吧,多少?五十两够不够?”钱掌柜问道。
“够、够,多谢世伯,多谢世伯。这可是解决了大问题。”石一凡松了一口气。
“能帮贤侄解决大问题是老夫的荣幸啊。哈、哈、哈!”钱掌柜大笑起来。
“一凡这就写下借据。”
钱掌柜点点头说道:“请贤侄随老夫到书房。”又朝门外喊道:“墨竹,叫老三来。”门外答应一声。